导读: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中小公募运营艰难,基金行业再现补充资本金的现象。9月14日,湘财基金发布公告,公司注册资本由1.5亿元增加至2亿元,新增注册资金5千万元,这是湘财基金时隔一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中小公募运营艰难,基金行业再现补充资本金的现象。
9月14日,湘财基金宣布公司注册资本由1.5亿元增加至2亿元,新增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这是湘财基金一年八个月后再次增加的资本。今年以来,国融、新沃、西部利得、太平基金等多家公开发行公告新增注册资本,累计增资3.75亿元。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一些基金经理频繁增资,主要考虑资本消费影响新业务发展,扩大新兴业务,改变公司股权,但大多数管理规模小、亏损公开发行基金经理需要补充资本。中小型公开发行也将通过改善投资研究团队、提高投资业绩、弥补业务不足,尽快实现业务发展和公司利润。
湘财基金资本增至2亿
今年基金业累计增资3.75亿元
9月14日,湘财基金宣布,经湘财基金股东湘财证券有限公司决定,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1.5亿元增加到人民币 2亿元。增资后,在公司股权结构中,湘财证券仍全资持有湘财基金,出资额增加2亿元,新增注册资本5000万元。
根据天相投资顾数据,截至2022年中报,湘财基金9只公募基金(股份合并计算)总管理规模为27.71亿元,在全市场149家基金管理人中排名第135位。
从产品结构来看,湘财基金混合基金14.6亿元,股票基金2.01亿元,债券基金11.11亿元。公司9款产品中,4款不到2亿元,7只股权基金不到5亿元。
事实上,早在2021年1月,湘财基金就宣布公司注册资本从1亿增加到1.5亿元,这是时隔一年8个月,湘财基金再次宣布增加资本。
除湘财基金外,2022年以来,国融、新沃、西部利得、太平基金等多家公募公告新增注册资本,5家基金管理人累计增资3.75亿元。国融基金今年还增加了两项新的注册资本。1月29日,公告资本从1.5亿元增加到1.7亿元,6月25日再增加到2亿元。
谈到公开发行密集增加资本,公开发行高管向记者分析,上述公开发行基金经理增加资本主要分为以下情况:一是部分公开发行基金经理规模小,成立时间相对较长,估计资本消费几乎相同,可能需要股东增加资本;二是部分管理规模较大的公开发行新注册资本,可能想参与其他新兴业务,比如做公募REITs子公司、财富管理子公司等新业务也将选择新的注册资本;第三,部分公开发行可能是股东股权变更的需要,增加注册资本。
此外,根据上述公开发行高管的分析,根据监管规定,基金公司的资本规模小于4000万,可能会影响公开发行基金的新业务发展,这种情况也非常有必要增加资本。
根据中国证监会2013年8月2日发布的《基金管理公司固有资金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基金管理公司净资产低于4000万元,或现金、银行存款、国债、基金等高流动性资产低于2000万元,低于公司上一会计年度营业支出,基金管理公司应暂停固有资金投资,其固有资金应主要用于日常经营管理活动。
因此,为了不影响公司的发展,一般来说,当公开发行经理的资本低于4000万时,可以启动补充资本的过程,这也是一些公开发行增资的重要考虑因素。上述高管说。
上半年8家公募产生亏损
中小公募面临发展难题
截至2022年上半年,已披露中期报告的76家公募基金经理净利润总额达到206.17亿元,公募基金行业整体实现利润增长。但由于规模小、成立时间短等因素,部分公募基金今年上半年亏损。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上述76家披露中期报告的公募基金经理中有8家亏损。其中,西藏东财基金亏损最大,今年上半年亏损2785.63万元;江信基金和摩根士丹利华信基金也亏损2300多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亏损之王西藏东财基金也多次增资。
2020年10月,西藏东财基金宣布,公司注册资本由2亿元增至4亿元;2021年7月,西藏东财基金注册资本由4亿元增至8亿元。两次增资后,西藏东财基金属于注册资本较高的公募机构,除了发展基金子公司业务,增加更多资本的银行是公募。
北京一位中小型公开发行总经理表示,基金公司亏损,一般管理规模小,或公司成立时间短,短期内仍面临经营困难。
据公募总经理分析,公募基金行业是一个依靠管理规模实现盈利的行业,基金公司的盈亏与管理规模密切相关。由于中小企业存在银行准入白名单、渠道跟随佣金等因素,如果不包括在银行等核心渠道白名单中,或渠道跟随佣金高,可能无法做大规模,或管理费收入的大比例分配给渠道,基金公司本身的经营已成为微利甚至亏损,特别是对于管理规模小、成立时间晚的基金公司,面临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
根据公开发行总经理的计算,考虑到佣金因素,基金公司管理规模超过200亿元,可以大致实现盈亏平衡,这也是许多中小型基金公司的短期发展目标。
为了实现公司利润,我们近年来也在建设我们的投资研究人才团队,提高投资绩效,开展系统建设,弥补产品线和业务不足,希望做好股票股权基金、固定收益基金投资绩效,扩大专项账户业务,更好地激励投资研究团队等,希望走出绩效推动规模发展的道路。公开发行总经理说。
事实上,在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大发展、管理总规模从2018年末13万亿增至目前27万亿元的过程中,基金行业的头部化效应也是愈加凸显,行业发展的“两极分化”现象是愈演愈烈。
截至2022年中报数据,易方达基金公募管理总规模达到1.62万亿元,广发基金1.31万亿元,天宏、华夏、博世、南方基金均进入万亿俱乐部。其中,基金行业前20家基金公司管理总规模达到17.32万亿元,占65%。然而,易米基金、明亚基金、华晨未来基金、国融基金等13家公开发行经理管理总规模不足20亿元,成为小微基金公司。
基金行业的分化是一种自然现象,一位银行公开发行高管告诉记者,近年来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迅速,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从根本上说,国家的发展壮大是我国基金业发展的基础。对于中小型基金公司来说,有的通过深入的投资研究改革和投资业绩的释放实现了快速发展;有的通过特色产品布局在一些细分行业和领域建立竞争力,形成小而美的公司。
在资产管理市场的快速发展中,银行、保险、公开发行、信托等资金积极布局,市场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小企业增长发展机会仍然存在,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资源禀赋,在市场细分和特色投资业绩领域,每个公司都有继续发展的空间。该银行的公开发行高管说。
编辑:黄梅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平台发布的原创内容享有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余先生(电话:0755-8246670)
作 者丨吴斌编 辑丨李莹亮图 源丨视觉中国在乌克兰紧张局势和央行政策的扰动下,黄金的走势充满了不确定性。...
新荣耀成立两周年引进新股东和深圳国有资产投资
长沙试点产业投资青睐三安光电
国美创始人黄光裕被国美员工要求工资
盛新锂能定增结果出炉20亿比亚迪赢得5
新零售或进入快速增长期
长期股份抛出减持计划 上市后业绩变化明显
疫情过后,春天能如约而至吗?
实名举报核酸检测不准确 华大基因陷入圈地门风暴
焦急上市的花房集团,“爆炸前逃跑”?
低档白酒,下沉突破白酒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