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以前,买房先看价格曲线;现在,买房先看三道红线。经过半年的节衣缩食之后,房企们的生存处境,有变好一丢丢么?哪些房企的房子不能买?近期,房企陆续发布了2022年中期财报,说财猫又是一波
以前买房先看价格曲线;现在,买房先看三条红线。
经过半年的节衣缩食,房企的生活状况有没有好转?哪些房企买不到房子?
近日,房地产企业陆续发布了2022年中期财务报告,称财猫又是一波努力计算,为大家整理了规模房地产企业最新的三条红线数据。
一看吓了一跳,一些房企,已经很不乐观了。
来,哪些房企的房子不能买,关注猫姐才能不踩坑!
超过一半的房地产企业现金短债比例小于1
照旧先来看看整体情况。
63家数据完整的上市房地产企业:
绿档25家,比2021年底少4家;
黄档13家,比2021年底少2家;
橙档10家,比2021年底多3家;
红档15家,比2021年底,足足多了6家;
剩下的14家房地产企业,如龙光和绿地香港,都在进行债务延期,剩下的11家连财务报告都发不出来,财务状况可想而知。
更让猫姐吃惊的是,房地产企业的现金短债正在加速恶化。
毕竟欠钱多不可怕,最怕短期还钱多,这是燃眉之急。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上市房企现金短债比例小于1家,高达29家。
2021年底,这个数字还是16个。
现金短债比小于1,这意味着这些房地产企业负担不起短期负债,流动性压力很大。
如果销售市场和融资市场没有改善,只能说这些房地产企业是危险的。
除现金短债不乐观外,猫姐还发现,房地产企业的净负债率也在加速激增。
其中,最夸张的是蓝光发展已经爆雷两年,净负债率高达2459.46%,是2021年底的18倍。
除此之外,包括建业地产、天誉置业、阳光城、华夏幸福等房企,净资产负债率都增加了1-2倍不等。
简单解释一下,净负债率=(有息负债-货币资金)/净资产,净负债率激增的原因,一是手头的钱大幅减少,净资产也开始缩水。
不难看出,这些房地产企业已经爆炸了一段时间,融资早已失败,由于债务违约信任危机的影响,销售也继续加速下降,手头现金只会继续减少。
在流动性压力下,资产出售成为唯一的选择,但债务似乎不会减少,净资产缩水也不可避免。
只要房地产市场不回暖,这些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状况只会加速恶化,不可能得救。
这14家房地产企业点燃了危险信号灯
谈完整体情况,再来看具体房企的情况。
龙头房企:
碧桂园取消预收款项后,资产负债率超过70%,踩红线仍保持黄档;
招商蛇口现金短债比例低于1倍,踩红线,绿变黄;
除预收款项后,绿城资产负债率超过70%,踩红线,仍保持黄档;
其余保利、万科、中海、华润、金地、龙湖均为绿档,融创中国数据不足。
可见,龙头房企的财务状况普遍较好。
更让猫姐担心的是上半年财务状况恶化的房企。
今年上半年,有两家房地产企业从黄转绿,分别是华发股份和领地控股。
领地控股屡遭传雷,此前股价一日暴跌88%(第二天暴涨109%),其实还是黄转绿,也令人惊讶。
但是你要说绝对安全,猫姐不敢打这个包票。
现在,没有绝对安全的房地产企业。
更令人担忧的是,上半年掉档的房企数量惊人,高达14家。
其中:
合生创展、佳源国际、招商蛇口、弘阳地产、远洋集团5家,由绿变黄;
已爆雷的禹州,由绿变橙;
大唐控股等,由黄变橙;
上坤地产,天誉地产,由橙变红;
正荣、朗诗、建业,由黄变红;
其中,招商引资是纯国有企业、远洋、建业,是国有企业的一半。建业还引战河南国有资产,但都有三条红线掉档。
这些房地产企业,,这些房地产企业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风声,有的被证实,有的被证伪,有的不见了。
但无论如何,财务报告相对真实,不会作弊。
在整个行业集团收缩杠杆和减少负债的背景下,如果房地产企业没有爆炸,但三条红线恶化,这绝对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而那些已经爆雷的人,命运可能已经不能由他们选择了。
作 者丨吴斌编 辑丨李莹亮图 源丨视觉中国在乌克兰紧张局势和央行政策的扰动下,黄金的走势充满了不确定性。...
全国海底捞外卖订单比前一天增长近150%
湘财基金资本增至2亿 上半年8家公募产生亏损
诺安基金9月8日通过集中竞价增持51
国家医保局启动全国中成药集采,必将填补这一政策萧条
超过一半的房地产企业现金短债比例小于1
美联储加息会否对A 股市构成压制?
诺安基金狮子军团上半年净利润下降40%以上
美西航线重挫跌回两年前的水平
三年半估值缩水近1/3 江山宝源2021年亏损1
拜登政府计划下个月扩大对美国公司向中国出口人工智能芯片和芯片